当前位置:首页>>八方论坛>>评论交流

读书往事

作者:admin文章来源:点击数:0更新时间:2011-08-11文章录入:admin字号:

    在我小的时候,是没有多少书可以读的,书在那时是那样的难得,那样的神圣。偶得一册,很是兴奋,犹如我小时候春节时穿上了一件新衣服。更如而今的高三学子高考以后得到了父母送给的一个上网本。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五岁,读到的第一本书是一册连环画。当时我们镇有一家小书店,里面有花花绿绿的“小人书”,走进那个小店,书店里特殊“书味”扑面而来,一下子沁到了骨髓。于是我决定要求父母给我买一本“小人书”,要知道在那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时代里,这个要求是不可能被满足的,但我还是禁不住那书味的吸引,大着胆子向父母提出这一要求。母亲送来一个狠狠的但又无奈的眼神。可巧有同村的一位婶子在旁边替我说话:“孩子要就给买一本吧”,母亲很不情愿从衣服内侧的一个兜里摸出了一毛钱,让大姐带着去买,这本连环画花掉了8分钱。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我不断翻着这本“小人书”,在小朋友面前“臭显摆”着,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只有对我友善的,跟我玩儿的,并服从于我的,我才会借给他看看,并且只准看一遍。即便这样,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还是把那本连环画给翻烂了。 ­

    小学五年级放麦假,我对大部头有了兴趣,到哪里去找书呢?恰在这时,我村的一位抗战时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落叶归根。他带回了许多的大部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李自成》等。老干部经常的坐着摇椅,带着老花镜,专心读书。读的高兴了,便用手拍一拍由花白头发镶边的头颅。我经常羡慕地双手扶膝拉长脖子和他一起读,就好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连环画一样。他起初并没有把我这个小孩子放在心上,自顾自己读着。有一天,他慢慢摘下老花镜,问“你喜欢读书”,我惶恐而真诚地点点头。他走回屋内,拿来一部《三国演义》上册交给我,叮嘱我不要损坏。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脸上泛着红潮,脚下踩着棉花般回到了家,我陶醉了。但是什么时间来读呢?母亲要求我每天捡麦根(将夹杂在麦秸中麦穗捡出来),天天如此。于是我就在麦秸垛里掏了一个洞,外面用一个树枝虚掩上,既保证了光线射入,又不会被母亲发现,我就在我的“洞天”里读完了《三国演义》的上册,换来了下册。正当我为我的洞中的读书生活洋洋得意时,母亲来翻晒麦秸,把我从洞里掏了出来。我落荒而逃,却将《三国演义》丢在了洞里。母亲并没有追我,而是用手中铁叉将我的书和麦秸一起叉起来,扔到麦秸垛的上面。我看着飞上麦秸垛的书,心沉了下来。当我取下书时发现有一页被扯长长一条,我用电工用的黑胶布粘了,将书还给了老干部,并不敢将实情相告,因为自己是绝对赔不起的,从此在也不敢去借书。这么多年来,一直愧疚于自己的行为。心中也没有对母亲的抱怨,在那个还不能果腹时代里,我能理解她的做法。 ­     

    上了大学,学校的图书馆有130万册的图书,尽管也读了不少,但总没有小时候饥渴的读书感,也理解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工作了,十几年来忙忙碌碌,书读得少了,但一有时间还是看上几册。出差在外,经常给儿子买一些书,希望他不要有自己儿时对书那种饥饿感,但是看到儿子并不是多么的“饥饿”。教语文,指导学生到阅览室读书,学生很是抵触,我也知道在这个视听的年代里,学生更喜欢他们的MP3、MP4。面对大量的图书,我们的学生就像是站在粮堆上一只鸡,不知道去啄哪一粒米,更不会像我小的时候那样,去土里去费劲地去寻那粒“米”。因此我们有些学生文章的语言是干瘪的,思想是贫乏的,情感是虚假的。在营养丰富的文化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却患上了文化营养不良症。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

    (作者系秦皇岛民进会员 新世纪高中语文教师)

站内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