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参政议政>>资料汇编

政府主导 综合防治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作者:admin文章来源:点击数:0更新时间:2015-09-25文章录入:admin字号: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防灾救灾工作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灾害监测预警、救灾政策保障、灾民救助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但也应看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重特大自然灾害呈突发高发态势,我省遭受干旱、洪水、冰雹、低温、强降雪等灾害性天气更加频繁,由于山洪而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冲毁河坝农田等衍生灾害明显增多,因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益加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尤为紧迫。
建议针对我省的灾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着力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加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指挥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应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负总责,以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应急联动预警体系、抢险救灾和灾民救助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合、资源整合、科技支撑、综合防灾、注重实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由省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应急办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市县区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乡镇、村和社区的应急办建设,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管理体系,发挥好灾害预警服务和抗灾救援管理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督察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切实转变防灾救灾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建重于抗,防重于救”的意识,搞好灾害防御设施和工程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抗旱保障能力,并对粮食主产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实行政策倾斜。实行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推进农村蓄水池、积雨水窑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从长远上解决缺水地区的抗旱应急水源和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城镇和重点村镇、重要河道的防洪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库建设进度,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施主干河道综合治理,疏浚河道,加固堤坝,消除水灾隐患。三是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和重点部位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与实施再就业、城乡低保、公益岗等政策相衔接,以高火险部位为重点,以村组、社区、企事业单位为主体,按设防需要定岗、定人、定责,建立全天候、多要素、高密度、网格化的监管防控体系,改变防火期、特殊敏感期实行“人海战术”的做法,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忧。四是坚持防范在先,加强对城市公共设施灾害隐患点的排查治理、易灾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重大防御性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
三、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应急预防能力
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前提。应以气象信息服务为抓手,加强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按各类气候条件及时准确发布气象信息,逐步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推进灾害预警服务进社区;加强教育、旅游、交通、水利等灾害敏感单位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公共服务网络的功能作用,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以应急视频终端建设为重点加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建成集人防指挥、应急救灾、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监听监控功能一体化的基础支撑系统,实现灾害监测防控、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应急保障、信息汇总等功能;进一步整合各专业应急平台资源,推行应急办、防汛办、防火办等一体化办公,建立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渠道相符相成的防灾救灾工作体系。
四、加强应急救灾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
在加强各类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有效整合各类抗灾救援力量,建立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成为抗灾救灾的中坚力量。特别应加强防洪抗旱、森林防火、医疗急救等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驻地军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的作用,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应急救助资金和物资保障能力
各级政府应把灾害救助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予以优先安排和保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补偿工作。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市区、县城和重点工矿企业都应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并储备事关民生的重要物资、应急处置装备和基本生活用品。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做好各类应急物资日常储备,做到专库管理、统一调配和使用。
六、加强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御水平
各级各部门应按照省应急办的统一部署,将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知识纳入全社会的科普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经常化的宣传教育,开展好现场宣讲、媒体宣传、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各项活动,建立应急知识宣传普及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一是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应把应急管理纳入各类领导干部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抓好学校应急常识普及工作,各大中小学校应定时开设应急常识课,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结合全国 “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如,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张贴宣传画册,设立防灾减灾咨询处等。四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做到报纸有图文、电台有声音、电视有镜头,通过媒体宣传,将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知识传入校园、社区、农村,切实提高城乡群众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御水平。

 

站内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