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参政议政>>资料汇编

调整高校绩效评价体系 突破产学研创新瓶颈

作者:admin文章来源:点击数:0更新时间:2017-01-18文章录入:admin字号:

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今后一段时期指明了方向。产学研结合作为我们国家创新政策的一项重要议题,从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到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调研发现,当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凸显,其原因依然是产学研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虽然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也逐步意识到了科技成果转化(以横向课题形式体现)的重要性,同时越来越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政府也搭建了多种多样的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对接平台。但产学研的模式从政策、观念、企业或高校主体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其中高校对产学研的定位、对产学研相关的横向课题的立项、评价还有待积极协调和统一。现有绩效评价体系对产学研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主要围绕在学校排名和学科建设上,把产学研用摆在次要地位
从高校、科研院所的角度,参与项目更看重的是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以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而真正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在评价体系中未能切实反映。也就是高校目前还未真正把产学研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和发表科研论文等传统评价指标放在一个层面上评价,这与政府有关部门对高校、高校与高校、高校对教师之间等的评价机制是分不开的。这种评价体系还不能适应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要求。
二、在高校中,横向课题在评价方面的分量轻于纵向课题
虽然相比纵向课题,横向课题更能够体现产学研的结合,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更能有的放矢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横向科研经费评审过程系统规范性稍有欠缺,成果转化周期较长,所以在高校评价体系中没有足够重视与产学研相关的横向课题,导致在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职称评定体系中横向课题经费的占比不明显。这对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考核体系中横向科研经费占比不明显,导致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校企合作持消极态度
国内高校目前大部分职称评定及晋级考核的都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几乎没有考核产学研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高校评价体系导向使得大部分教师更注重纵向课题的申请和实施,体现产学研合作的横向课题被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某高校评价体系中以分值衡量,30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经费与300万的横向课题经费的分值是相等的。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高校青年教师正处于经济负担较重的年龄阶段,更渴望绩效评价中拿到高分,或者早日评上高级职称。这部分青年科研工作者对校企合作的消极态度影响了产学研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高校及其评价机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转变能够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与企业合作,从实质上促进产学研创新的飞跃发展。应尽快改进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以促进产学研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好高校培养人才、发现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促进产学研创新,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高校唯排名论英雄的现状,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视程度,通过调整现有职称评定制度,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尤其在对教师产学研成果的认可角度,避免流于形式,避免以单纯论文数量或某些人为的评价角度来评价教师。真正实现从政策的高度给富有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的教师足够的支撑和鼓励,切实把高校的三大职能落实到教师身上。
二、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横向项目的评审过程,建立项目生成与纵横向项目转换机制
合理的评价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在相互转换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积分转化法,可以根据资金额度转换科研积分。二是审核评价转换。项目验收时,通过相应级别的专家鉴定,认定成果转换同等级别的纵向课题;三是奖励转换。根据奖励的级别转换相应的纵向项目的级别;最后横向课题的后续研究可以成为申报纵向课题的前期基础。
三、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首先,研究建立考核体系中横纵向科研经费的科学的占比机制,合理提高横向科研经费占比,高等学校应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其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甚至是停薪留职全职入驻企业形式,既能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又能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并探索教师可以凭产学研成果直接破格晋升职称的路径;第三,科研工作应充分重视企业的需要及市场的要求,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展应用类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使应用类研究成果能更接近生产实际,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第四,设立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通过此机制使高校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服务,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推进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河北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站内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