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叶圣陶研究会主办,民进中央办公厅、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会承办的2018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承德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9月19日上午,研讨会在承德开幕,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幕会并讲话。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河北省委会主委王刚,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友东,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开幕会。开幕会由高友东主持。
蔡达峰说,民进是文化界知识分子汇集的参政党,始终以推动和服务文化发展为己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根脉、精神寄托的家园。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要求和时代课题,在这个进程中,避不开全球化、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避不开对中西方文明和其它文明之间关系的探究,需要广泛凝聚智慧、增进共识。
蔡达峰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这是两岸共同面临的任务和交流合作的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倡导并不断增强的文明意识和行为约定。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成就的见证、文明的瑰宝,也是现存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弥足珍贵,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标识和精神象征。长期以来,大陆的文物保护事业在坚持中加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机构、普查和建档工作、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对象的类型、世界遗产的申报和管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宣传和共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保护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犹如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样,文化遗产保护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遗产拥有水平的差异、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各种破坏性的因素始终存在,保护工作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和挑战,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法规政策的保障、社会力量的参与、专业能力的提高等等,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也是可以交流合作的课题。
蔡达峰强调,中华民族的复兴,依靠中华民族的子孙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共同的文化自信,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期待两岸携手努力,共同阐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让中华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龙明彪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王刚代表河北省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研讨会期间,共进行了五场研讨交流,与会者围绕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考古的教学及其实践等话题深入交流。
9月20日下午,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新成出席闭幕会并作总结讲话。
刘新成在讲话中说,本次研讨会既是一次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活动。他说,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上,我们应该提升对历史的敬畏感,学习古人的智慧,以优秀传统为师。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世代延续,很重要的一点是拥有向历史学习的传统智慧,善于在历史中发现自己已经丢失的好东西,并努力在新的条件下复兴它们,通过这种明知不可重复但求有所“补缺”的方式实现文明的延续。我们只有进一步提升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历史的尊重,才能做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栗慧英,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厅长、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张妹芝,承德市市长常丽虹,民进河北省委驻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李建强,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承德市委会主委孔庆龙,来自海峡两岸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河北省委会、承德市委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同志等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