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栏目>>书香民进

涓涓细流终归海 暗香疏影见真情--读杨绛先生《我们仨》

作者:河北民进文章来源:点击数:0更新时间:2020-07-09文章录入:河北民进字号:

李亚君,现任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研究馆员,民进华北理工大学一支部主任,市政协委员。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的读书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是杨绛先生的回忆录散文集《我们仨》。《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写的一部家庭生活的回忆录。自2003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再版9次,迄今销量已达100多万册。是什么让这本书打动了万千读者而经久不衰?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曾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读《我们仨》会让你笑,又会让你哭?

今天通过跟大家交流,抛砖引玉,共享经典,让我们从书里寻找答案吧。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志趣相投、情深意坚,一起构建了一座幸福的“围城”;有这么一个家庭,他们相亲相爱、和睦温馨,在异国他乡求学时苦中作乐、相伴相助,成了无数人渴望的幸福家庭的模样。这对夫妻,就是中国当代文坛伉俪——杨绛与钱锺书,而这个家庭,就是“我们仨”。《我们仨》甫一问世,即成读书界的热点。读者对这个学者家庭生活的关注不在于对一个名人家庭的私生活的兴趣,而是读者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有着深切感念,是这个学者家庭里的温暖情感,将读者的心和书联系在了一起。在《我们仨》中,杨绛用简洁、朴实的文字,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了他们一家三口那些充满乐趣与无奈、快乐和艰辛、爱与痛的日常,写尽了她对女儿和丈夫深切绵长的怀念,读来让人动容。

杨绛(1911.7—2016.5),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 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 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代表作品《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那么这本书的写作缘起是怎样的呢?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先生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躺在病床上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绛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只写满了十余页稿纸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1997年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两年间一生的伴侣、心爱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生活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梦为开端拉开了整个作品的序幕。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描写的梦境,亦幻亦真,虚实相生。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以平实温暖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杨绛夫妇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将63年间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是整个作品的主体部分。

在《我们仨》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将我们仨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故事,那些生动有趣的细节,感人至深的真情,以平朴的文字,情挚意切地缅怀、追忆这个普通而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读起来似乎不过是一家人大半个世纪的生活琐事,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仨》里读出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最基本、最朴素而又可贵的品格和情怀:

一是真挚朴素的爱与亲情的守候;

二是知识分子对理想的执著坚守;

三是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下面就这三点逐一品读。

第一:真挚朴素的爱与亲情的守候

《我们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而呈现的一家三口生活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溢的是书香、饭香和亲情、友情。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外人眼中的大才子钱钟书,在杨绛笔下却充满着呆气、“痴气”甚至淘气。他笨手拙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他又很童真:玩着学做饭并在吃饱饭后开心地用浓墨给妻子描花脸;夫妻俩做一次活虾,简直就是一场厨房里的兵荒马乱。杨绛先生住院产女,钟书在家里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像小孩子犯了错似的求助。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钱先生把台灯碰坏了,杨绛先生安慰道:不要紧,我会修。他们就这样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安慰。杨绛先生也曾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因对丈夫的爱与欣赏,心甘情愿地俯下身来,“我来为君做羹汤”,用“我会修、我能治、我会洗、没关系”来承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琐碎,夫妻二人琴瑟相和,相濡以沫,其乐融融。

女儿钱瑗,在杨绛的笔下更是聪慧机敏,活泼灵动。例如书中写到圆圆两年不见爸爸,好像不认识了,看到爸爸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揪着爸爸的衣角说“这是我的妈妈”。爸爸反问她谁先认识的你妈妈呀?小小的圆圆自豪地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我妈妈,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又如“每逢爸爸‘因病请假’,也是像犯错似的心虚害怕,阿圆就来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女儿和钱钟书每天嬉笑玩闹,搞恶作剧更是使家里时时充满着欢声笑语,把一个学者之家的日常生活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情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暖意萦怀。

第二:知识分子对理想的执著坚守。

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家,而作者所记叙的事情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琐事。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然而,正是透过这平凡的家庭、琐碎的事件,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年轻时远渡重洋,留学英法,又在国难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期学成归国,足迹跨过半个地球。他们经历了风云多变、灾难重重的半个多世纪:战火、疾病、生离死别……但是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情况、怎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始终不断学习,笔耕不辍。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钱钟书的长篇学术巨著《管锥编》的著述、杨绛的《唐·吉诃德》的翻译,都是在生活境域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初心?什么是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品用她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做出了回答。

第三: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我们仨》第三部分,作者回忆当年在国外留学期间,有富翁让钱钟书放弃中国的奖学金而改学哲学,当他弟弟的助手,他断然拒绝;战火纷飞的年代钱先生宁可在动荡的环境中艰难求生,也不愿在别人的国土上安生。国内抗战一爆发他便携妻抱女,乘船历经两个月辗转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任教;1949年,先生夫妇与胡适讨论去留问题。钱钟书杨绛两位先生学贯中西,学养深厚,母校牛津大学等曾来函高薪聘请杨绛先生夫妇,本来有很多机会出国并获得更好的生活待遇。然而,杨绛说:“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和传播世界文明,我们仨在近一个世纪里勤奋求学,刻苦创作,拳拳奉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到了晚年,钱杨二老焚膏继晷、争分夺秒、拼命著译。他们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而筚路褴褛,孜孜不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人生选择,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令人肃然起敬。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把他们夫妇全部的稿酬版税都捐赠给了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这个基金旨在鼓励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杨先生说“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是扶贫,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她淡泊名利,不愿以两个人的名字来命名奖学金。

活跃在《我们仨》中的作者本人,钱钟书先生眼里“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杨绛先生。尽管作者为人为文极其谦逊低调,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的“杨绛”的特点:柔韧、清朗、独立。 兰心慧质,外柔内刚。为祖国竭心尽力,为家庭真心付与。

斯人已逝,我们仨终于团圆,杨绛先生再也不是孤单一人了。但《我们仨》的故事仍然在感动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我们仨》的精神、追求、志趣、品格,在当今有着极好的楷模意义,激励和鞭策我们牢固树立爱国意识、正气意识、担当意识,无论在何时何处,都尽心竭力,善作善成。

民进河北省委读书交流会2020.7.1

 

站内文章搜索